会议专题

怒江白垩纪花岗岩体内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构造意义

本文研究了保留有完好岩浆结晶结构的六个样品,并发现六个样品为白垩纪时期新特提斯大洋盆的向北东方向的后退式消减所引起的洋壳消减作用的产物。样品ST66,ST71,ST78和ST80具成熟岛弧岩浆的特点,样品ST76受到俯冲沉积物熔融的影响而具部分板内岩浆特征,样品ST86则是由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以及俯冲沉积物熔融的影响而表现出OIB岩浆的特征。

花岗岩 基性岩墙 地球化学 岩浆结晶结 岩浆特征 壳幔岩浆

刘嘉超 宋述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贵阳

中文

129-130

2008-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