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尿潴留的中医药治疗
急性尿潴留(AUR)发生后,西医初始处理采取经尿道导尿或耻骨上经皮膀胱造瘘,1~3天后拔除导目,其中有60%~77%的患者不能恢复自行排尿。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拔管失败后,68.7%的患者再次插管并在稍晚时候接受手术治疗。然而,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心脑肺合并症多,手术风险大,常常属于手术禁忌症。笔者针对这些患者,给予了中医药治疗,现将1.5年以来治疗的12例住院患者的结果进行总结。本组12例患者中,大多表现为舌淡暗或舌淡或舌暗,苔白腻或白腻微黄,尺脉较弱,提示本病多为脾虚气陷,肾气不足,痰癖互结所致,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治宜益气升阳,活血通窍,化痰软坚。本组病人在应用上述汤剂治疗后,有效率为66.7%。临床上对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的尿储留病人应用中药治疗,需要更长时间或者是效果有限。中医药治疗的意义在于:(1)缩短留管时间,减少留置尿管时间过长所带来的并发症。(2)短期内恢复排尿,避免了急诊手术。(3)有利于膀胱逼尿肌功能的修复,为以后可能选择手术治疗打下基础。(4)推后长期反复导尿或永久耻骨上经皮膀胱造瘘的时间。本文顽固性尿潴留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尿潴留 中医药治疗 脾虚气陷 膀胱逼尿肌
贾玉森 王伊光 扬静哲 代宏亮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
济南
中文
403-405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