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外治法在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研究进展

腹部手术后常因麻醉、手术操作损伤脉络,气滞血瘀,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不能升清降浊,气机运行受阻,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为主。内病外治法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中医内病外治法源远流长,有其独到之处,综观古今文献,外治法包括针灸、按摩、推拿、外敷、穴位敷贴、穴位缝扎、足浴,在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胃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对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中医外治法研究颇多,本文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医外治法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术后并发症

邹嘹南 谭志健 陈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广东省中医院外科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

济南

中文

343-345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