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增康颗粒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乳腺囊性增生病,称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属中医的乳癖范畴,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发生率高达30%~49.3%。现代医学认为,乳腺作为靶器官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多个环节,多种因素的作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生与周期性内分泌激素失调或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密切相关。而周期性内分泌激素失调主要体现在黄体期激素的变化。此时雌激素、孕激素平衡失调,雌二醇相对或绝对过高,有实验表明E2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均升高,而排卵期则明显降低,形成了与正常分泌曲线相反的图形,其卵泡期E2升高,导致乳腺在增殖期的增生过度,而中期E2的显著低下,没有达到能够引起负反馈的阀值。因而黄体期E2的水平没有因此而得到衰减,乳腺组织处于这种异常雌激素的不断刺激中,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和保护作用,不能完成周期性增殖与复旧的过程,以致刺激乳腺上皮增生,导致乳腺导管扩张,形成囊肿,而累及整个乳房.其重度增生被视为癌前病变。现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现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乳腺外科门诊的25-50岁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人,分别给予乳增康颗粒和乳块消颗粒进行对照观察,现进行报告。

乳增康颗粒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块消颗粒 乳腺组织

宋阿凤 王志华 赵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

济南

中文

138-141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