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站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设计思路、推广应用情况

为了满足通信网络建设的需求,风光互补供电系统逐步成为解决缺电地区或者外电引入造价偏高基站的必要的途径。本人曾组织有关风光互补参加进行了技术交流,负责本系统的技术评标、工程管理工作。同时作为内蒙古联通公司临策项目的具体负责人,亲临施工现场,全程负责了阿拉善分公司所使用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安装、调测、验收,在基站现场与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共同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有关设计原理、工程经验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使通讯网络成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同时也使广大乡村及公路、铁路沿线成为通讯行业激烈竞争的重要市场。近年来,通讯网络的覆盖建设已经向边远乡村和公路铁路沿线发展,但是在大部分边远乡村及公、铁路沿线供电设施并不完善,使基站供电的高额造价问题成为制约通讯建设的瓶颈。 内蒙地域辽阔,地广人稀,有着丰富的风能和光能资源。具气象部门统计,内蒙大部分地区年光照均在2700h以上。而人烟稀少的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西部则超过3400h。内蒙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在2.5m/s-4m/s,东部各盟年大风天数在20-40天,西部各盟年大风天数达40-60天,冬春季大风日数占60%,风能资源优良。因此,内蒙又是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省份之一,丰足的风、光能资源,为我们建设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 如果采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为通讯基站提供电能,将是一举多得的解决方案。2007年,结合阿盟临河·策克铁路(以下简称临策铁路)G、C网覆盖工程的建设,对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做了初步尝试,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供电系统 风光互补供电 基站供电 移动基站

马勇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网络建设部

国内会议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暨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76-82

2008-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