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灯盏乙素溶液及微粒的大鼠肺部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灯盏乙素溶液及微粒的大鼠肺部药代动力学研究。评价肺部给药作为非注射给药途径传递口服吸收差的黄酮苷类化合物灯盏乙素到全身循环的可行性。 方法:溶液和微粒肺部给药分别采用气管插入微喷雾和干粉吹入法,血样浓度采用LC-MS/MS方法。 结果:灯盏乙素溶液经大鼠气管喷雾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程剂量线性相关,10mg,kg剂量时F约为77%,足灌胃给药后F的约30倍,并且能够避开首过效应。微粒经肺部给药后的AUC0-480不受微粒的可吸入粒子分布(FPF)影响,通过添加粘膜黏附性高分子化合物后,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从70.1%增加到了97.9%。 结论:口服吸收差的亲水性黄酮化合物,如灯盏乙素,可以以雾滴或微粒(尤其是添加粘膜黏附材料(如透明质酸)的微粒)的形式可通过肺部给药有效传递到全身循环。

灯盏乙素溶液 药物微粒 药代动力学 肺部给药 LC-MS/MS法 血样浓度

刘晓彬 权丽辉 刘春雨 廖永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10019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265-269

2008-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