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受环境现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各因素细化成污染物入河排放量、河段长度、人均GDP、地区开发指数、非农人口比例、贫困地区倾斜指数、人口总量、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等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建立了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综合模型。最后以淮河流域限排总量意见(COD、氨氮)为目标总量,以流域内各行政单元为主体,进行了初始分配模型的应用。淮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环境现状、经济发展因素权重较大,而社会公平、科技水平权重较小。模型的分配结果既弥补了以往分配模型中片面强调某些原则的缺点,具有综合全面的特点,同时又通过指标权重的方式区分了影响大小不同的因素的作用差异。
排污权 初始分配模型 淮河流域
于术桐 黄贤金 郑通汉 程绪水 万一 马天旗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南京 210093 水利部财务经济司,北京 100053 淮河水利委员会,蚌埠 233001
国内会议
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
上海
中文
569-578
2008-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