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的变迁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由于国家财政对农业总投资的下降,特别是集体经济的解体,因而农村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下降。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外供给特征依然持续,形成这一路径依赖的原因在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既得利益格局的存在和分税制的实施。由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应当切实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农村公共产品 家庭承包制 供给体制 公共财政 财政体制

孔令栋 曲延春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国内会议

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8年年会

合肥

中文

511-530

2008-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