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创伤创面感染细菌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创面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药敏结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8月收治的60例慢性感染创面分泌物应用采用Mueller-Hinton琼脂作细菌培养,OXOID公司药敏反应试剂板行药敏试验,VITEK-2型微生物分析仪判读MIC值。 结果:60例中有55例培养出22种细菌,前5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3例(23.6%),鲍曼氏不动杆菌10例(18.2%),铜绿假单胞杆菌8例(14.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6例(10.9%)。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万古霉素(93.1%)、替考拉宁(87.0%)、美洛培南(71.9%)、亚胺培南(70.1%)和阿米卡星(66.7%)。 结论:创伤创面感染多为院内感染,细菌对抗生素耐药较普遍,对新型抗生素较为敏感。

创伤 感染创面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院内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杆菌

王韬 姚元章 张连阳 朱渝军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400042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

宜昌

中文

290-293

2008-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