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严重度反演

利用2005-2006年采集的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与SL数据,研究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特征,分析SL与冠层反射率光谱和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间的定量关系.并建立病情严重度(SL)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黄萎病的冠层光谱均随SL的增加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可见光红光区(620~700nm),光谱反射率随SL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近红外波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近红外范围(780~1300nm)尤为明显.当冠层严重度达到b2(25%)时,可作为病害识别的临界,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研究表明,在红边范围内(680~760nm)处理间变幅最大,分析后发现红边斜率减小,红边位置发生了”蓝移”,表现出了病害特有的特征.试验证明:1001~1110nm和1205~1320nm为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敏感波段,建立的多个遥感反演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利用一阶微分光谱(FD731nm~FD1317nm)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可用来定量反演棉花冠层黄萎病的发生情况.本试验以期为今后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黄萎病提供理论依据.

棉花黄萎病 冠层光谱 反演模型 光谱特征 遥感监测

陈兵 王克如 李少昆 王方永 赖军臣 肖春华 明博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0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第二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8-34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