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文物盐害的毛细水输盐机制研究
由于毛细水迁移引起的盐分累积,土质文物材料会发生以颗粒散体化、掉块为特征的所谓酥碱病害.利用交河故城粉土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毛细水上升条件下孔隙溶液的化学特征.通过分析含水量、PH值、电导率(Ec)值及易溶盐离子变化发现,毛细上升前锋区以NaCl结晶富集为主,亚前锋区以Na2SO4结晶富集为主.毛细水迁移引起土-水体系中可溶盐以难溶盐、中溶盐、易溶盐的次序结晶分异,可能会导致文物发生盐壳、盐霜、颜色加深3种不同形式的盐害.
土遗址 盐害 毛细作用 易溶盐
张虎元 闫玲 王锦芳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
甘肃敦煌
中文
118-124
2008-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