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脂肪氧化酶缺失大豆品种耐藏性研究

以8个脂肪氧化酶缺失大豆品种和1个脂肪氧化酶正常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高温(40℃)条件下加速陈化,对其发芽率、脂肪酸值、粗脂肪过氧化值、粗脂肪含量、电导率、水溶性氮指数、大豆色泽进行定期检测,并分析了脂肪酸组成成分、胚部纵切面扫描电镜(SEM)观察,以研究脂肪氧化酶缺失大豆品种的耐储藏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氮指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酶缺失样品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对照样品;脂肪酸值、过氧化值、电导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酶缺失样品的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对照样品;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大豆样品的色泽逐渐向红褐色转变,但酶缺失样品的转变速度慢于对照样品;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储藏期间大豆粗脂肪含量和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大豆的胚部组织结构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发生变化,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组织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样品的储藏稳定性要优于正常品种,即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豆的耐储藏性.

大豆 脂肪化酶 耐藏性

王若兰 李浩杰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 450052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2008年生物技术与粮食储藏安全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63-275

2008-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