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脏手术脱离体外循环后早期的容量治疗

目的:观察小儿心脏手术脱离体外循环后早期的容量治疗及血流动力学状况. 方法:选择年龄小于5岁,体外循环下行房、室缺修补术的小儿41例.在脱离体外循环后的早期,经主动脉插管和外周静脉补充血容量,使血流动力学基本达到满意标准(MAP>55mmHg,HR>100次/min,CVP>2 cmH2O,尿量>3 ml/kg/h)后拔除主动脉插管.记录在此期间的治疗容量、尿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体外循环前后的Hb及pH、Lac等血气指标.并将所有患儿分别根据年龄、体重、停机时MAP、停机时与术前CVP的差值(⊿CVP)2生行分组,分别分析比较其对停机后容量治疗的影响. 结果:所有小儿平均停机入量(手术开始至停机即刻的液体输入量)达到17.3±7.6ml/kg;调整入量达到8.5±5.3ml/kg;外周入量(拔除主动脉插管后继续经外周静脉输入的液体量)达到11.4±6.1ml/kg;血流动力学维持较满意,尿量也达到了12.1±14.5ml/kg.h.经年龄、体重、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CVP)分组比较显示,年龄<1岁、体重<10kg的小儿治疗容量较大;停机时MAP<50mmHg、⊿CVP<OcmH2O时的停机入量较小而调整入量及外周入量相应较大.所有小儿血气指标显示血液稀释程度合理,组织灌注充分,无任何术后并发症. 结论:五岁内小儿心脏手术停机后的最佳调整入量为8.5±5.3 ml/kg;拔除主动脉插管时总入量为25.1±13.7ml/kg;一岁以下的婴儿最佳调整入量9.5±7.3ml/kg.治疗容量与年龄、体重、停机时的血压和⊿CVP有关.
容量治疗 小儿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血流动力学
潘云松 陈强 王健 李斌 哈斯塔娜 敖虎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山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进修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内蒙古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北京市 100036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8全国心胸麻醉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
杭州
中文
258-263
2008-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