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自体血红细胞超微形态、生物特性、生理功能的改变
目的:探讨术中回收式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超微形态、生物特性、生理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血液回收的手术患者50例,术中出血采用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取患者术野血或麻醉前外周血(术野组或外周组)、经血液回收机处理的浓缩红细胞(回收组)及以枸橼酸钠-枸橼酸-无水葡萄糖-磷酸二氢钠-腺嘌呤(CPDA)为保养液库存两周的异体浓缩红细胞(库存组)各50份,分别监测红细胞超微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膜蛋白二级结构、流变学性质)、生物酶活性(红细胞酶活性、红细胞ATP含量)、生理功能(红细胞携氧能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结果:(1)红细胞超微形态的改变: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异常形态红细胞百分比:回收血组低于术野血组及库存血组(P<0.05)②红细胞膜蛋白二级结构:三组红细胞膜蛋白二级结构酰胺Ⅰ带中α-螺旋结构吸收峰的高度分别为1.0±0.3、1.0±0.4、1.1±0.3,差异均无显着性;③红细胞流变学性质:术野组、库存组红细胞渗透脆性曲线均较回收血组红细胞右移.(2)红细胞生物酶活性:三组间生物酶活性差异无显着性.(3)红细胞的生理功能:①携氧能力:回收血组、外周血组红细胞携氧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血组、外周血组与库存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功能:回收血组红细胞C 3 b受体花环形成率、C D 3 5阳性红细胞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低于术野血红细胞但高于库存血红细胞(P<0.05).回收血组红细胞的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与术野血组及库存血组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自体血红细胞膜蛋白的二级结构、细胞内环境、平均年龄及携氧氧供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且回收血红细胞流变学性质及超微形态优于术野血,同时洗涤式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并使红细胞ATP含量减少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但未达到影响红细胞功能的程度.(2)回收血组与库存血组红细胞ATP酶活性、ATP含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及膜蛋白的二级结构接近但回收血组红细胞超微形态、流变学性质、细胞内环境、平均年龄及携氧氧供能力、免疫功能均优于库存血组红细胞.
自体血液回收 红细胞 超微形态 生物特性 生理功能
杜彦茹 赵砚丽
河北省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8全国心胸麻醉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
杭州
中文
119-123
2008-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