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内酰胺-Ⅰ进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
目的:观察马兜铃内酰胺-Ⅰ(AL-I)能否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分布、蓄积情况。 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AL-I处理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由AL-I产生荧光的有无及其分布,并在洗去含AL-I的培养液后继续培养48h,观察细胞内荧光的持续情况以判断其蓄积性。 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AL-I处理细胞0.5 h内均能观察到蓝绿色的AL-I荧光,并且荧光仅分布于细胞浆中。在洗去含AL-I培养液后继续培养时AL-I的荧光可在细胞内持续存在48 h以上,其持续存在部位仍为细胞浆。 结论:AL-I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布于细胞浆,不进入细胞核;AL-I在细胞浆内的蓄积可能与其致肾损伤的毒性作用机制有关。
马兜铃内酰胺 肾小管上皮细胞 荧光显微镜 致肾损伤
商朴 王璇 李晓玫 唐嘉薇 蔡少青
北京大学 药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 第一医院肾内脏暨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7-242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