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这两种建筑材料的优点,并通过相互作用克服或避免其缺点,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也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这门课程也受到学生的欢迎。但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24~28学时),而组合结构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全面了解组合结构的特点、合理应用范围及其发展趋势,掌握组合构件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计算方法,熟悉国内外相关规程、规范及设计方法,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学生创造新型组合结构是每位教师所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法改革是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课题组近几年在该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设置讨论课和设计课,增加课堂演示试验并利用课余时间观摩和参与科研试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将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探讨教学方法改革。
组合结构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
王玉银 张素梅 杨华 郭兰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87-89,100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