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台地区中侏罗统构造特征及其对凝析气富集的影响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发育一个较为典型的背斜凝析气藏,对此种构造凝析气藏进行深入分析,可为吐哈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首先通过精细地震解释,对红台地区断裂系统和平面构造展布进行了研究,工区内发育一个背斜构造和一个单斜构造,即东部的红台2背斜构造和中西部的红台8单斜构造;在中西部的单斜构造内又发育红台6鼻状构造,并且红台2背斜构造中发育两个明显的鱼尾状断裂系统;其次在构造研究基础上,结合气藏剖面和气藏平面分析,发现工区内存在多种类型凝析气藏,以背斜气藏、断鼻气藏、岩性一构造复合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气藏、岩性透镜体气藏五种最为典型;最后通过凝析气富集规律研究,发现工区内背斜和鼻状两种构造控制了凝析气的聚集方向,以红台2气藏为代表的背斜和以红台6气藏为代表鼻状构造中均形成理想的凝析气藏,经比较认为鼻状构造更具勘探潜力,成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吐哈盆地 红台地区 构造特征 凝析气藏 富集规律
杨少春 刘金华 杜启振 宋维琪 杨柏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4-80
2008-10-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