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厦门市几种食品中致癌真菌污染的检测

本实验研究建立食品中致癌真菌污染的培养分离结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技术,对厦门地区一些可能污染真菌的食品进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T 4789.15-2003进行食品检样的真菌分离培养,从11种食品检样共分离到35株曲霉菌、2株镰刀菌和6株青霉菌。在分析比较真菌产毒素相关基因的基础上,依据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毒素相关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标记探针,采用液氮研磨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微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分离的曲霉菌进行了基因检测,从糯米鸡、咖哩角和春卷等三种食品中分离的13株曲霉菌含有产霉素相关基因(即为可能的致癌菌株),占全部35株曲霉菌的37.14%,提示厦门市食品中致癌真菌污染的比例较高(27.27%)。

食品污染 致癌真菌 黄曲霉素 基因检测

刘光明 张明河 谢荣珍 刘伟 牛建军 蔡慧农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厦门 361021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 361021

国内会议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郑州

中文

460-467

2008-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