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放大胃镜下微血管改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粘膜微血管改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15例常规内镜观察下有胃粘膜粗糙、糜烂、斑块、颜色异常、微隆或凹陷等改变的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放大内镜观察,根据内镜下粘膜微血管改变将放大内镜下粘膜像分为4型.对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将内镜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95%(19/20)健康志愿者符合Ⅱ型微血管改变;80.53%(91/113)HP相关性胃炎符合Ⅰ型微血管改变;92.86%(13/14)的早期胃癌患者符合Ⅲ型、Ⅳ型微血管改变;应用X2检验对构成比进行比较,早期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27.32,P<0.05)及HP相关性胃炎组比较(X2=50.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80.0%的粘膜癌符合Ⅲ型改变,75%的粘膜下癌符合Ⅳ型改变,粘膜癌组与粘膜下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0,P<0.05). 结论:微血管改变与组织诊断密切相关,放大内镜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判断癌变浸润深度.

放大内镜检查 微血管 早期胃癌 病理诊断 组织诊断 检出率

刘变英 王颖 雷宇峰 李小会 范东俊 杨嫦娥 李改英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消化科 山西、太原、0300106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

洛阳

中文

185-187

2008-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