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脲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摘要)

脲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上世纪60年代除草定(bromacil)、异草定(isocil)、特草定(terbacil)等是当时颇受欢迎的除草剂品种,它们的3-位氮原子上没有芳基取代,均不被看作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抑制剂。1986年Wenger Jean等首次报道作用机制明确为protox抑制剂的脲嘧啶衍生物。在脲嘧啶的6-位引入三氟甲基.在3-位引入多官能团化的苯基,三氟甲基的引入对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大为有利。对6-位三氟甲基脲嘧啶的结构修饰一直持续到现在.相关的专利已数以百计。开发的品种有氟嘧苯甲酸(UCC C-4243)、双苯嘧草酮(benzfendizone)和氟丙嘧草酯(butafenacil)等。笔者在原有脲嘧啶类除草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下列六类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经IR, ”H NMR, LC/MS确证,并测试了除草活性。

除草剂 脲嘧啶类化合物 合成方法 除草活性

黄明智 任叶果 罗斐贤 李宏伟 张泉

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1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37-38

2008-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