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感知我们身边的建筑史”——关于中国建筑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国建筑史时代跨度大,建筑类型丰富,当前的建筑史教学主要采取以时代或类型为主要维度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分别对应于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建工版的《中国建筑史》这两部广为普及的教材.笔者通过建筑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尝试提出作为辅助的第三种维度——地域观念:即在时代和类型的基础上,穿插高校所处地域内(以四川绵阳为例)在中国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却又未列入教材的范例,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原有的教学体系中,为建筑史教学增加具有特色的地方元素内涵,从而使建筑史教学在学生中间更加亲切、平易而深入人心.

建筑教育 《中国建筑史》课程 教学方法 地域观念

焦洋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08年“建筑教育的新内涵”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445-449

2008-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