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中应用的初步报道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中应用的短期疗效。 方法:自2007年3月~2007年11月,对27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 结果:术前骨折椎体高度57.6%±16.5%,节段后凸角度20.8±9.4°;术后骨折椎体高度93.8%±11.9%,节段后凸角度5.9±7.4°。配对t检验显示,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 结论:有条件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脊椎骨折 骨骼手术 伤椎置钉 内固定术

董双海 夏天 田纪伟 王雷 赵庆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080

国内会议

第二届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上海

中文

35-37

2008-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