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婴幼儿耳蜗植入者家园一体化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1999年11月30日,我国国家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已联合发文:“卫生部门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计划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人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康复的目标。”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未通过筛查人群为可疑听损伤人群,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0.1‰~0.3‰。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高达22.6%。所谓的一体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在同一级机构或教育环境中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一方面提供既适应特殊儿童需要的教育,另一方面则为特殊儿童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支持和帮助。3岁前是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筛查,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对听力障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间题造成的残疾,使聋儿聋而不哑。随之而来服务对象年龄也偏小了很多,2007年6月,某中心接受了10名年龄均在19~31个月之间人工耳蜗植人婴幼儿。笔者针对现状,疑惑最多的是应该采取何种康复方式,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婴幼儿耳蜗植入 家园一体化 新生儿 听力筛查 一体化教育 康复训练
周敏
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国内会议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安徽黄山
中文
195-198
2008-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