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厄贝沙坦对心房电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右心房高速起搏(500次/min)2周的慢性房颤犬模型,观察慢性房颤后的心房电重构(AER)现象并探讨其电生理机制,以及厄贝沙坦对AER的影响,为房颤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和资料. 方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起搏组和药物组(起搏+厄贝沙坦),每组各6只.将6对双极记录电极分别缝于高位左、右和低位左、右心房外膜以及左、右心耳,采用心脏程序期前刺激法(S1S2),分别测量基础起搏周长为300ms、250ms、200ms时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ERP频率适应性、AEBP离散度、房颤诱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等电生理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的AEBP显著缩短、频率适应性不良、AEBP离散度增高、继发性房颤诱发率增高且持续时间延长,而药物组则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2周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实验犬的AER,厄贝沙坦可有效地阻止AER的发生.

心房有效不应期 心房颤动 心房电重构 厄贝沙坦 右心房高速起搏 AER

杨胜荣 刘恩照 杨万松 李广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 300211

国内会议

2008第四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79-84

2008-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