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依那普利、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1-7)对心房颤动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离子通道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普通杂种犬,分为假手术(S)组、心房起搏对照?组、依那普利(EN)组、厄贝沙坦(IB)组及Ang-(1-7)(A)组,每组6只.C组、EN组、IB组及A组以特制起搏器维持500bpm右心房起搏2周.EN组、Ⅲ组和A组,分别给予依那普利、厄贝沙坦或Ang-(1-7)治疗至实验结束.观察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变化,以及ICaLα1C亚单位和ITO Kv4.3亚单位mRNA在心房组织的表达. 结果:起搏后,心房肌细胞APD90缩短,且其频率适应性丧失,ICaL和ITO电流密度及ICaLα1C和ITO Kv4.3 mRNA表达下降.IB组和A组APD90及其频率适应性与C组比较有所恢复(P<0.05),A组ICaL和ITO电流密度与S组接近(P>0.05),EN组ITO电流密度升高(与C组相比,P<0.05),,依那普利和Ang-(1-7)升高Kv4.3 mRNA水平(与C组相比,P<0.05). 结论:依那普利升高心房起搏后Kv4.3 mRNA表达和ITO电流密度,厄贝沙坦和Ang-(1-7)可预防起搏后APD缩短及频率适应性下降,Ang-(1-7)可预防ICaL和ITO电流密度下降,并保持Kv4.3 mRNA表达水平.

心房颤动 心房电重构 钙通道 钾通道 血管紧张素 依那普利 厄贝沙坦 心房起搏

刘恩照 李广平 徐昭 李健 杨胜荣 杨万松

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国内会议

2008第四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天津

中文

71-79

2008-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