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风毛菊中黄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风毛菊属(Saussurea)是菊科最大属之一,约有400多种,我国约有300种,广泛分布于各省区。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三萜、倍半萜、甾体、黄酮、生物碱、香豆素、多糖及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是其主要的次生代谢物之一.药理学研究表明,从风毛菊属植物中分离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对风毛菊属植物进行过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不过30种,大多数植物尚未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首次对采自甘肃省漳县的蒙古风毛菊(Saussurea monglica Franch)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5种黄酮苷:槲皮素-3-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1),槲皮素-3-异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ide,2),山萘素-3-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山萘素-3-异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ide,4),马醉苷(asebotin,5).并运用核磁和质谱等多种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风毛菊 黄酮苷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成分
陈娟 李亚 师彦平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湖北宜昌
中文
217-218
2008-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