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目的:评价Neer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06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31例肱骨近端严重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男9例,女22例:年龄64~76岁,平均70岁。根据A0 Muller分型,C1 5例,C211例,C3 15例。手术采用改良Thompson切口,假体以后倾40°位植入,肩袖予以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术后第1 d~6周,主要进行被动练习。第二阶段为术后第7~12周,X线片示大、小结节愈合的征象后,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第三阶段为术后第13~24周,恢复肩关节周围的肌力与活动度。采用Neer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疼痛、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解剖恢复情况评价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67个月,平均40.5个月。26例无肩痛,5例偶有肩痛。31例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115°,后伸42.5°,外展850,内收32.5°,外旋400,内旋50°。全组无脱位及半脱位。Neer评分优11例(>90分),良14例((80~90分),可5例(70~79分),差1例(<70分),优良率为80.6%,患者主观满意率90%。 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关节内粉碎性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微创技术、适当增大人工肱骨头后倾角度、可靠有效地重建肩袖、重视术后正规康复训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肱骨骨折 人工肱骨头置换 疗效评价 近端关节 康复训练
刘璠 朱建炜 茹江英 王友华 曹毅 王洪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南通 22600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82-287
2007-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