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激素性骨坏死血管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激素性骨坏死动物血管功能障碍,血管损伤,血流粘滞和血管再生障碍变化的规律和过程。 方法:选用中国白兔随机分2组。A组:马血清加用甲基强的松龙组:B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组。A、B组分别于用药前及最后一次用激素后3、7、21d测定血浆内皮素(ET)、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栓调节蛋白(TM)。A组动物于首次注射血清1周,首次应用激素后1,3,5,7周:B组动物于首次注射激素后1.3.5.7周分批处死取双侧股骨头。常规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A组及B组动物在血管方面变化有几个规律:①血清加激素组的变化较单纯应用激素组有更强的变化;②血清加激素组动物ICAM-1和TM在应用激素后3周时已开始回复,而ET未见回复;③2组动物的VEGF表达都表现为降低后逐渐回复的过程。 结论:应用激素后,股骨头普遍存在前坏死状态,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但恢复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应对这类情况进行长期的观察。

股骨头坏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功能 再生障碍

王坤正 王春生 武永刚 陈虹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10004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189-194

2007-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