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表面置换术的适应症与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全髋表面置换术(Resurfaeing Arthroplastyof the hip,RSAH)的特点、适应症、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 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行RSAH 7例11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62岁,平均48岁;原发疾病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髋关节强直1例1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femoral head,ONFN)1例2髋(ARCOⅣ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1例2髋(髋臼内陷),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合并髋关节炎4例6髋,全部为Crowe Ⅰ型。假体全部采用Wright公司的Conserve Plus,手术入路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应用Harris评分和X线评价近期疗效。 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最短3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16个月;一例因合并双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走困难患者除外,其他6例患者Hard评分从术前平均38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平均93分。X线片显示股骨头假体柄干角最小134。,最大150。,平均142。,股骨头中心与身体中心线的力臂和外展肌力臂之比从术前平均1.6:1缩短至术后平均1.4:1。并发症:1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前壁较薄,术中髋臼磨挫损伤股神经,术后股四头肌肌力O级,术后3个月恢复至4级。 结论:1.RSAH具有术后恢复快、稳定性好、功能满意、保留股骨头及下次翻修容易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 DDH Crowe工型、AS或RA合并骸关节炎及ONFH等疾病的年轻患者是良好的适应症; 3. DDH患者安装散臼假体的位置要适应股骨头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否则容易脱位或头臼匹配不适出现撞击; 4. ONFH患者的适应症不能完全根据ARCO等临床分期,术前应该通过MRI, CT及X线认真详细评估坏死面积、部位和生物力学强度来判断。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适应症 疗效分析
姜文学 尤佳 滕东辉 周海昱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 30019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300192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39-143
2007-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