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植骨在CroweⅡ型和Ⅲ型DDH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自体结构性植骨在CroweⅡ型和Ⅲ型髋发育不良全髓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对23例(29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岁(43±65岁),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20个月-62个月):CroweⅡ型17例(20髋),CroweⅢ型6例(9髋)。其中3例(4髋)采用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其它均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影像学评价髋臼旋转中心、双下肢长度变化及置换术后Harris评分的变化。 结果:最近一次随访时影像学上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植骨块无吸收,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的2-5.5cm,术后缩短为0.5-1.5 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4分(12~67分)升高至随访时的92分(73~100分)。 结论:在CroweⅡ型和Ⅲ型髋发育不良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结构性自体植骨是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提供良好的髋臼覆盖、恢复髋臼旋转中心的高度并可保留骨盆骨量。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结构性植骨 临床疗效
阎作勤 杭东华 张驰 冯振洲 姚振均 陈峥嵘 张光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上海市枫林路180号 200032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3-26
2007-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