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相关问题

1887年,美国医生Skene描述了一种膀胱疾病:“一种炎症”能破坏部分或全部粘膜,并扩展至肌肉层.1907德国Nitze医生提出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的定义.1914,美国Hunner医生报道了一组8例膀胱溃疡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伴耻骨上疼痛,他以膀胱镜下的溃疡作为间质性膀胱炎典型的早期表现并被后人命名为“Hunner氏溃疡”.本文论述了间质性膀胱炎历史的观点与转折、IC的发病概况、IC发病的可能机制、临床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离子通透性试验机制与意义、膀胧粘膜麻醉试验、麻醉下膀肤镜检查与粘膜随机活检以及口服药物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药物治疗

韩瑞发

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长沙

中文

15-17

2007-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