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后内毒素与革兰阳性菌致病因子的协同作用
关于革兰阳性菌致病因子与内毒素LPS的协同效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所报道,但是确切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既往许多学者更关注革兰阴性菌感染及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而对革兰阳性菌脓毒症少有问津。然而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来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明显增多,目前已达脓毒症发病率的50%以上。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的发病率位居首位,是烧伤创面感染、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血源性肾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 与革兰阴性菌相比,金葡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致病成分更为复杂,包括细菌细胞壁成分、胞外酶和外毒素等多种因子,其中金葡菌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肤聚糖(PepG)和磷壁酸(LTA)”、外毒素”包括肠毒素和中毒性休克毒素一以TSST一1)”在金葡菌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有关资料显示,尽管革兰阳性菌本身不能产生LPS,但许多革兰阳性菌脓毒症患者常伴有内毒素血症的出现,并与革兰阳性菌致病因子协同致病,对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拟以金葡菌为例,初步探讨LPS与革兰阳性菌致病因子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可能机制。
严重烧伤 内毒素 革兰阳性菌 致病因子 协同作用 金葡菌
姚咏明 刘秀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08-111
2007-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