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煤矿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功能基因分析
煤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然而煤矿安全依然是迫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80%以上是瓦斯事故。矿井瓦斯包括从煤层、岩层、采空区放出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如CH4、CO2、CO、H2S、SO2、C2H6、C2H4、H2等,甲烷的含量占80%以上。甲烷与空气接触时,容易爆炸。 目前,解决瓦斯事故的主要方式是利用通风系统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强制带出,但仍有部分的瓦斯气不能被带出,存在于矿井空气中。而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却为煤矿瓦斯气体控制提供了另一种新途径,即将甲烷氧化菌methaneoxidizing bacteria,methanotrophs应用于煤矿中,通过生物转化,把甲烷转化为不可燃的安全物质。 本文通过构建16S rDNA及功能基因(pmoA,mmoX,mxaF)的克隆文库,采用RFLP方法,分析了来自于我国河南某煤矿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群落的结构,并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探针的方法对该土壤环境中的活性甲烷氧化菌群落进行了研究并与之前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甲烷氧化菌属的种类及组成信息,为下一步分离特定的高效甲烷氧化菌提供基础。进而通过筛选特定煤矿的高活性甲烷氧化菌,以期构建用于矿井瓦斯事故的生物防治技术和煤矿瓦斯的减排。
碱性煤矿土壤 甲烷氧化菌 功能基因
韩冰 江皓 缑仲轩 陈银 邢新会 Colin J.Murrell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 ,北京,100084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CV47AL ,UK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CV47AL,UK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89-91
2007-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