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纤维化过程中整合素α5β1动态变化与中药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形成中整合素α5β1的变化特点及其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方的干预作用。 方法: 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符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又分为2 d、1、2、3、4、5与6 w共7个动态观察点;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瘀方灌胃,共用药6 w。肝组织天狼猩红胶原染色,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随肝纤维化形成,模型大鼠肝组织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早期以FN升高明显,后期以α5β1及α-SMA增加较为显著,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干预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减轻,肝羟脯氨酸含量下降,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减少。 结论: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脏整合素α5β1表达逐渐增加,肝损伤早期FN显著上升,并可能通过α5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扶正化瘀方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N与整合素α5β1表达,该作用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肝纤维化 整合素α 中药干预 肝脏胶原沉积 肝羟脯氨酸

宣红萍 孙保木 陶艳艳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上海 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2003年全国中药药理与现代化暨钙研讨会

安徽黄山

中文

66-68

2003-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