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特性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转Bt基因抗虫棉植株体内能产生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抗性,减少了棉田用药量,有利于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发挥。但抗虫棉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品种多、乱、杂,不同品种抗虫性差异大;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也能产生抗性;在蕾期以前抗虫效果好,后期抗虫性下降;转Bt基因棉田棉蚜、棉叶螨、棉盲螬、棉蓟马等害虫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提出了转Bt基因棉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播种期种子药剂处理,防治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苗期隐蔽施药防治苗蚜、地下害虫,同时开展化学除草,预防棉花枯、黄萎病;蕾期防治刺吸性害虫、三代棉铃虫、枯黄萎病等;铃期用生物制剂防治四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及铃病。禁止使用Bt制剂,充分发挥生物生态调控作用,棉铃虫发蛾盛期诱杀成虫,注意科学用药,提高施药质量。

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转Bt基因 抗虫棉

于思勤

河南省植保站 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福建厦门

中文

213-216

200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