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弧菌金属蛋白酶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鉴定
为了探讨金属蛋白酶在鳗弧菌致病中的作用,设计PCR引物扩增并克隆了牙鲆致病性鳗弧菌的金属蛋白酶结构基因。根据得到的金属蛋白酶基因设计PCR引物扩增同源片段,亚克隆于自杀质粒pNQ705,转化具有接合功能的大肠杆菌S17-1。含重组自杀质粒的S17-1与野生型鳗弧菌M3接合,同源重组插入鳗弧菌金属蛋白酶基因使其失活。PCR及序列分析证明了重组自杀质粒的正确插入。经血清学鉴定,该突变株保持野生型菌株的菌体抗原,但生长速率明显幔,其胞外产物蛋白图谱与野生型的有较大区别,蛋白酶的比活也大大下降,特征性的36KD金属蛋白酶条带消失。金属蛋白酶突变株的构建为研究鳗弧菌的致病机理打下了基础。
鳗弧菌 金属蛋白酶 自杀质粒 基因突变
莫照兰 陈师勇 邹玉霞 张振冬 张培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浙江舟山
中文
884-889
200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