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研究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近邻物种TNFα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在真鲷中克隆得到了256bD的帆基因的同源片断。采用末端快速克隆RACE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基因编码序列。该基因全长1264bp,包括666bp开放式读码框ORF,编码222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和85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以及514bp的3’末端编码区。该基因序列的3’末端编码区包含5个mRNA不稳定模体insta-blilty motif和3个内毒素应答模体endotoxin-response-motifs,但是该序列未发现基因的终止信号。由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没有糖基化位点和信号肽区域,但是有一明显的跨膜区域,属膜结合蛋白;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一明确的TNF家族签名序列模式和粘多糖结合位点及细胞黏附位点,与该基因的功能密切相关。由该基因全序列构建的进化树表明,该基因与哺乳类TNFα和TNFβ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但是经该基因序列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以及基因表达研究分析,表明该基因是胍而不是删。表达研究表明,真鲷TNFα存在结构型和诱导型表达两种形式,表现为刺激与非刺激的真鲷中,TNFα基因均可在部分组织中表达;但是在受刺激鱼体上,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显著增多。
真鲷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序列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蔡中华 宋林生 高春萍 吴龙涛 丘利华 相建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天津农学院,天津30038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国内会议
浙江舟山
中文
739-748
200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