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菱鲆致病性鳗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研究
从自然发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分离的病原菌,TL01,经鉴定为鳗弧菌,回接感染实验表明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TL01对大菱鲆腹腔感染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2.32cfu/g;由鲈鱼分离的鳗弧菌W-1对大菱鲆腹腔感染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3.04×103 cfu/g;血清学试验表明,W-1和TL01都属于02血清型。用福尔马林灭活的鳗弧菌疫苗分别以浸泡、注射接种的方式对海水养殖大菱鲆鱼苗进行免疫,定期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4周后用鳗弧菌悬液(3.7x108cfu/mL)0.2mL腹腔注射感染免疫鱼,结果表明灭活鳗弧菌疫苗用2种方式免疫后都能刺激大菱鲆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中注射免疫组在1周后即可产生特异抗体,在6周内仍维持较高水平,最高达1228.8,免疫4周后人工感染后的免疫保护力为91.70%;浸泡免疫组在3周后才产生抗体凝集价,凝集抗体效价最高36,免疫保护力为33.30%。
大菱鲆养殖 鳗弧菌 免疫预防 生物学特性 免疫保护力 凝集抗体效价
陈吉祥 李筠 朱开玲 王祥红 杜宗军 王印庚 李秋芬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071
国内会议
浙江舟山
中文
210-217
200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