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弹性模量、波速与应力的关系及其应用

为充分了解不同尺度地质系统的岩石动力学特征,更好利用不同规模勘探资料有效解释地质系统的特征,在岩石物理实验对岩石弹性模量、波速与应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探讨野外实际地震勘探中地震波速与地应力的关系。 研究表明,岩石、岩体或地质系统是多相(固液气)、多种矿物、各种构造的综合体,不论尺度如何均可以用多重介质孔隙裂隙地质模型描述,而波速是一定尺度不均匀地质体的等效波速,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各种尺度介质波速、岩石弹性模量与有效应力存在依存关系。坚硬的岩石通常很脆,如果岩石处于很大的应力之下,应力的释放将在岩石中产生微裂隙,微裂隙会降低地震速度。只要把岩石恢复到原来的应力状态就可能消除所引发的微裂隙。在岩体未达到破坏时,应力越大,波速愈高。压力释放引发的微裂隙有助于现场确定最大/最小水平应力方向,波速的椭圆长轴即为主应力方向。而上覆地层压力不变(或变化很小),净储层压力的影响正好与储层压力对地震特性的影响相反。随着净储层压力的增加,所有岩石的地震特性都增高。这种增高的量级取决于若干其它的因素(孔隙形状、孔隙度、孔隙流体、岩性等等)。不论野外地震勘探还是实验研究,地震波速与地应力的一致性为地质系统的正反演解释提供了宏观控制依据:通过测量弄清岩石的应力史(它只能通过测量或应力反演方法来量化表示)有助于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规划和解释,反过来,地震波速信息为恢复现代地应力场、储层识别的量化研究提供依据。

有效应力 弹性模量 岩石动力学 孔隙裂隙介质 地震勘探 地震波速 地应力 储层识别

尹尚先 王尚旭

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03年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

武汉

中文

597-601

2003-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