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研究
虽然傅氏转换能够简化波动方程式的解法,但在频率—波数领域中,求解波动方程式,计算震波模型,该方法不能适应传波介质之界面弯斜或传波速度横向变化。把界面视为一组不连续的绕射点,用各点反射系数作为讯号源强度,各绕射点分别在频率—波数领域中实施波场向上外插,再把各点外插波场相加,由此得到震波模型。 利用相位转移函数,取代每一绕射点的傅氏转换,能节省大量电算时间。这种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法,比时间—空间领域法更容易处理复杂介质模型。用新的方法对几种典型之地质模型,包括断层、背斜、尖灭、多层薄地层岩相突变等进行了计算,所得震波特性相当合理,符合震波传播理论。实例表明,即使对于岩相突变,计算的震波模型与实际震波记录,亦相当吻合。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法,对于复杂界面和速度变化之地质模型,其数学处理上远比射线理论和克希霍夫积分方程来得可行且单纯,且比定差法和定元法显著节省网格点和容易处理边界条件。唯这种频率—波数领域绕射点法,随绕射点数之增加,其电算时问之增加幅度似乎较高。
震波模型 傅氏转换 波动方程式 频率—波数领域 波场外插 相位转移函数
林国安
(台湾)中国石油公司探采研究所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43-154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