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aspase-3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其与caspase-3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抑制物组。Feeney法致伤,抑制物组伤后脑内注射5μg 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分别在伤后1、6、24、48 h和3、7、14 d处死采集伤灶中心皮质、皮层下白质、海马、齿状回,以及对侧相应部位脑组织,应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ER),检测caspase-13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借助荧光分析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 结果:伤后伤侧各脑区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和细胞凋亡百分率(AP)迅速增高,24~48 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伤后14 d仍高于正常(P<0.01)。伤后caspase-13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活性迅速上升,峰值在240~48 h。其中伤后24h伤侧海马区caspas-3蛋白谱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增加1484%,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增加1043%,caspase-3活性增加148%;伤后48 h伤灶皮层下白质caspase-3蛋白谱密度增加1690%,caspase-3mRNA的表达量增加1181%,caspase-3活性增加183%。Westem blot显示,伤后caspase-3原酶及p17活性亚单位的表达均增强。抑制物组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同时,AI值和AP值也明显降低。 结论:急性TB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与caspase-3的激活有关;神经细胞凋亡与其调节基因caspase-3的表达间具有一致性,TBI对caspase-3的调节发生在转录水平前的某一环节。caspase-3抑制剂能有效地阻断TBI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细胞凋亡 动态变化 基因表达 caspase-3基因
吴思荣 惠国桢 李向东 祁震宇 王之敏 胡锦 俞文华 王清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救中心 (苏州 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救中心神经外科(苏州21500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杭州)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无锡)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5-41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