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地震灾害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5.12”地震以来本院和重庆急救中心所收治的196例地震创伤患者进行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损伤部位分布、地理分布及创伤严重度调查。对本次地震伤亡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地震发生后头5天死亡2.8881万人占42.40%,受伤19.3347万人占54.41%。本组地震创伤患者以60岁以上最多,占31.63%,职业以农民最多占54.08%,受伤部位以多部位伤最多,占35.71%,其次为下肢伤占33.67%,城镇与农村创伤严重度评分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地震创伤的救治与多因素有关,应特别重视前5天和高危人群的救治。

地震创伤 流行病学调查 年龄分布 职业分布 损伤部位分布 地理分布 创伤严重度

蹇华胜 李银燕 吕祖铭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急诊科 (重庆 400042) 重庆急救中心急诊科 (重庆 400042)

国内会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

呼和浩特

中文

28-30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