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代谢和排泄
本文研究了大鼠静脉注射绿原酸5、20和50mg/kg三个剂量后体内药物动力学变化规律。给药后5分钟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2.79、48.89和164.20μg/ml,180分钟后血药浓度低于Cmax的10倍以下;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1.42、40.11和42.55min;Vd分别为0.253、0.461和0.211L/kg;CL分别为0.011、0.013和0.009L/min/kg;AUC0~180啪分别为389.2、1322.6和4281.8min·mg/L。在5~50mg/kg剂量范围内,剂量与AUC0~180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血药浓度变化趋势均呈二室模型。 大鼠静脉注射绿原酸20mg/kg的组织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在动物体内组织分布广泛,其中肾脏中分布最多,在子宫、骨髓、肺、心、脂肪、肌肉、脾和胃中分布较多,在睾丸、脑、肝和肠分布较少。3个时间点中,10分钟时各组织的药物含量最高,但个别动物的个别组织巾未检出绿原酸;30分钟时下降明显;100分钟时多数动物的多数组织中未检出绿原酸,绿原酸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消除较快。 大鼠静脉注射绿原酸20mg/kg的排泄研究结果表明,尿液中绿原酸累积排泄率为86.65%,粪便中累积排泄率为2.57%,胆汁中累积排泄率为0.13%,尿、粪和胆汁中累积总排泄率为89.35%,主要以原形药物从尿液中排出。 绿原酸低、中、高三种剂量浓度与犬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39%,平均值为33.26%;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2~47%,平均值为44.19%;与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0~49%,平均值为43.55%;与不同种属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平均值为40.33%,说明绿原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为中等偏下。 绿原酸以原形形式从尿、粪和胆汁中的累积排泄率为89.55%,说明绿原酸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部分小于10%。大鼠多次静脉注射绿原酸后,在体内的主要代谢转化产物为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甲基化物和隐绿原酸甲基化物,其中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为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其相对含量(归一化法)分别为34.16%和23.66%;绿原酸甲基化物和隐绿原酸甲基化物的相对含量(归一化法)分别为3.34%和7.35%;未发现其它明显的代谢转化产物,说明绿原酸在体内的主要代谢转化产物为绿原酸的类似物。代谢转化产物主要集中在尿液,推测绿原酸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肾脏代谢,代谢酶可能为异构化酶和甲基化酶。 大鼠多次注射给药后,药物对肝P450酶无显著诱导或抑制作用。
抗癌药 绿原酸 药物代谢动力学 组织分布 肾脏代谢
罗飞 刘静 任霞 张洁 周莎 徐小平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67-181
2008-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