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林纾一生翻译作品180多部,通常被分为前后两期。多数评论家认为前期译品质量好于后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林译小说序跋,探讨其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之关系,论证其前后期译著质量差异的原因。林译小说前期序跋表明译者的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是一致的,而翻译策略的选取是基于这种一致性基础之上的,因而有了高质量的译品;后期序跋则反映了由于林纾的翻译目发生了变化,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相背,这样译品质量下降,也就不可避免了。从林译小说前后期质量的变化,不难看出译者的主观意图对译品的质量与接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林译小说 主观意图 译品质量 翻译策略

贾红霞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内会议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上海

中文

381-387

2008-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