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归化法的角度浅析商标名称的音译

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更是企业和品牌形象的竞争;开拓商品海外市场和国际生存空间至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商标的翻译。商标名称的翻译,因其“独特性、专有性”而多采用音译法;商标存在和翻译的直接目的就是把商品宣传给广大的消费者,让他们了解、接受从而购买,因而在翻译时往往采取归化法。然而商标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广告语言,其背后往往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这就决定了即便采取音译法,译者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响亮、顺口,语音上便于记忆。二、有一定的译入语意思,语意上能迎合译入语民族的文化底蕴。三、言简意赅,文字上能显示该商品的性质,达到向让消费者宣传的目的。

文化底蕴 归化法 商标名称 商标翻译

丁立福 丁大琴

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内会议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上海

中文

351-355

2008-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