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四川退耕还林还草初步分析
为了改善四川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恢复植被覆盖,一些耕地就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哪些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这些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如何?为此,本文探讨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来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这包括四个步骤: 首先,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坡度、坡向、植被指数、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 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再次,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 最后,利用降雨数据进一步确定分别退耕还林和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表明,就整个四川省而言,需要退耕的旱地为2 572 114 hm2,占整个早地面积的33.1%。在这些旱地中,用于还林的面积为2 568 645 hm2,占整个退耕旱地的99.9%。用于还草的面积为3469 hm2,占整个旱地的0.1%。
地理信息系统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空间信息
杨存建 陈军 许辉熙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11-217
2003-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