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豚鼠哮喘模型的建立
目的:为了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动物模型,研究RSV感染与哮喘的关系。 方法: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豚鼠作为研究对象,用10%卵白蛋白(OA)腹腔注射致敏2周后,以1%卵白蛋白雾化吸入。观察造模前后豚鼠体温、心率、呼吸、日饮水量、气道内压、肺组织RSV分离与滴度分析及病理学改变。 结果:RSV感染及哮喘诱发后豚鼠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日饮水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诱喘后呼吸频率加快,气道内压升高;肺组织RSV滴度测定显示,对照组病毒分离为阴性,其肺组织匀浆澄清液接种于Hela细胞单层上未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亦无空斑形成,造模组病毒分离呈阳性,空斑数及RSV滴度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切片:对照组肺组织及支气管均无炎症改变,造模组炎症反应明显,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支气管腔渗出增多,管壁形态改变,纤毛上皮消失。 结论:基于上述方法建立的RSV感染豚鼠哮喘模型与人类RSV感染所致哮喘本质较为接近。
呼吸道合胞病毒 哮喘 病毒分离 病毒空斑 动物模型
肖长江 谢启应 欧正武 孙明 龙开超 伍参荣 李彤 吴峻 何飞 谢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 410008 湖南中医学院,长沙 410007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12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69-472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