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化合物的理化参数与毒性相关关系研究
分子结构表征成为当代药物分子设计与药效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以现代有机化学分子结构理论为基础,人们在药物设计中引入了极性、电子分布、空间结构等观念,并借助计算机计算各种参数,预测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property relationship,QSAR, QSPR)研究。以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对分子的性质进行考察,前人也有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作者利用ChemOffice程序计算分子理化性质参数和文献所得理化性质参数作为描述子,利用最佳子集回归方法进行建模验证,通过对12种酚类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Q67毒性的研究,得到比较好的结果。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
酚类化合物 药物设计 物理化学性质 毒性
刘保奇 莫凌云 葛会林 易忠胜 刘树深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桂林 541004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桂林 541004;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广西桂林
中文
74-76
200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