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实际应用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种子库与工作库基础上,对研制生产犬五联和猫三联病毒活疫苗所用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在700余只裸鼠进行了致癌(瘤)试验,并完成染色体变异率、克隆形成率、细胞凝集性与肿瘤形成相关性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水貂肠炎病毒(MEV)S18和L12株为制苗用毒株,L12株为检验用强毒株。建立了MEV组织培养的方法及高效价无血清MEV抗原大批量生产和检验的新工艺。成功研制了安全有效的水貂病毒性肠炎(MVE)细胞培养灭活矿油苗和铝胶苗,并大批量常年生产应用,特制高效苗免疫产生期为3~5d,免疫期与保存期均在9个月以上,免疫保护率高达100%。制定了MEV疫苗制造及检验规程。实验证明F-81和CRFK猫肾细胞系为亚二倍体核型,不具有致癌性,可安全用于疫苗生产。该疫苗既可用于发生疫情时假定健康貂的紧急预防接种,又可接种隐性感染貂和发病水貂。同时,应用敏感细胞系与钝感细胞系交替培育的方法,大幅度提高MEV增殖滴度,获得最佳制苗毒株。筛选出高变异率上皮细胞系移植于裸鼠皮下,在体内环境下快速选育出更高突变率细胞系,进而发育成MRT,确立了异类肿瘤的在体实验转化现象。提出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细小病毒 疫苗 交替选育 生物循环
张德礼 李衍达 黄高升 朱关福 方福德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肿瘤学研究所,西安 7100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0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0-24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