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及疫情上报工作的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卫生部决定自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本文简述了防控措施及疫情上报的一些情况。
手足口病 传染病 疫情防控
郭瑞卿 张国从
河北省石家庄自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感染控制科 050082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感染控制、规范消毒护理新进展(呼和浩特)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49-50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